关于这一理论的最早提出可追溯至1863年,由量化交易的奠基人朱尔斯-雷格纳特(Jules Regnault)在其著作《概率计算和股市哲学》中首次阐述。
他认为在市场中,从长期来看,纯投机是无法持续盈利的。
雷格纳特将他的洞察力归功于数学家伯努利提出的一个定理,就是
通过将接近无限的一系列随机事件平均化,人们可以任意接近真实趋势。
股市可被看作是千差万别个人观点的综合体现。 市场价格形成于无数次的交易之中,就像从中抽取球一样。每一次交易都是一次重新的抽取过程,而在数百次的交易后,价格的核心趋势将逐渐显露。
随着人们进行交易,他们的意见无论是乐观的还是悲观的—都会平均化,并将市场价格推向平均化。 当你进行交易时,市场价格已经反映了你面前所有投机者的集体智慧和知识。
除非你确信自己掌握着其他人没有的信息,否则你的交易盈利或亏损的几率是50:50。
如果这不是真的,投机力量将很快将价格推低或推高,使其成为现实。 简而言之,市场成为一个公平的游戏,凭借其许多、许多积极参与者寻求盈利的公平优势。
无论一个人设计出多么复杂的交易计划来预测未来价格走势,价格变化都将遵循一种随机的模式。
此外,更重要的一点是,虽然股票的未来价格不确定,但交易成本是确定的。 经纪人总会得到他们的费用。也就是说,投资者唯一能确定的是,每进行一次交易,你都必须支付佣金,随着时间的推移(交易次数的大量增加),这将导致投机投资者的破产。
如果不能突破随机事件,做统计分析和算法就没有任何意义,市面上的这些做量化的公司就不应该存在,然而事实是相反的,为什么呢?
量化交易, 市场趋势, 随机模式, 交易成本, 投机盈利
量化交易理论认为,长期投机无法持续盈利,市场价格由无数交易平均化形成,交易成本是确定的,频繁交易会导致投资者破产。